大家好,说起夏侯渊的话,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。
如果说赤壁之战让曹操一统天下的美梦就此破灭,那么汉中之战,则是彻底确定三分天下格局的一战。汉中处在西川与关中的中间,也是蜀汉的门户,不拿下汉中就无法进取西川。自古以来中原王朝进攻蜀地主要是两条路,一条就是汉中路线,另外就是从荆州走白帝进入西川,这也是刘备入蜀的路线。可曹操赤壁之后丢失了南荆州,曹魏就只能选择从汉中入蜀。
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,曹操在输掉赤壁后,又迎来一个一统天下的机会。平定西凉军后,他趁势直取汉中,当时汉中是张鲁的地盘,他实际控制的区域要更大一些,可遇到曹魏大军,张鲁没抵抗就主动投降,这让曹操兵不血刃就拿下汉中,这件事让刚刚拿下西川,又与孙权发生矛盾的刘备也慌了。
《三国志》记载:魏武后克平张鲁,蜀中一日数十惊,刘备虽斩之不能止。
此外,曹操手下也有人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战机,刘晔就看出蜀地大门户已经丢失,这正是继续攻击的好机会。《三国志》中刘晔进言:"今举汉中,蜀人望风,破胆失守,推此而前,蜀可传檄而定。"
然而一向善于纳谏的曹操却没有听他的话,不过曹操并不是真不想要蜀地。曹操对于汉中做出了新的布置,让张郃作为试探部队进攻巴西,他撤出主力,却留下夏侯渊主持大局。可他万万没想到,正是这个用人,让他彻底输掉了西部战争,后来爆发的汉中之战,夏侯渊身死成为重大转折点,等曹操再过来形势已经非常严峻,他不得不舍弃汉中退到关中,刘备经此一役正式立国。平凉立功,都督汉中
夏侯渊是曹魏宗室中的代表,曹操并不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人,他会选择夏侯渊主持汉中战局,也是由于在平凉战役中,夏侯渊的表现非常出色。曹操征讨汉中的过程中,夏侯渊负责在他的侧翼剪除雍凉地区的羌人,自东汉以来,西部羌人崛起,凉州等地饱受战火侵袭。
夏侯渊平定诸羌,保证西线的安定,在崇尚武力的诸羌部落里面有着极高的威信,以至于"太祖每引见羌、胡,以渊畏之。"只要曹操想吓唬这些胡人部落,就把夏侯渊搬出来。因此夏侯渊镇守汉中,他的威望与能力在曹操的眼中都是合格的,为了让夏侯渊能更好处理汉中战事,曹操还特意保举他做征西将军。
在曹操主政的时代,征西将军不仅官阶很高,还有着极大的实权。夏侯渊可以主持西部战事,还有着开府建衙的权力,在曹魏的几个主要战区中,曹操对汉中战区也是最为重视。他不仅给夏侯渊极大实权,还给他配置了不少名将,诸如张郃,郭淮,徐晃这些人都在汉中受他节制。在汉中之战爆发,曹操又把曹真,曹休等重要将领派去支援他。
以正合,以奇胜
双方正式对战,夏侯渊与刘备其实是旗鼓相当,而一开始他还占据了极大的优势。刘备从蜀中进攻阳平关,有两个基本方向,一个就是硬攻关隘,可阳平关地势险要,要想打下这里非常难。为此刘备选择了迂回战略,先遣马超,张飞等人作为奇兵走下辨,刘备的真实意图是绕到阳平关北部,袭击武都,从这个方向可以侧面包抄阳平关守军。
然而刘备的想法被曹休识破,马超等人的奇兵被打退,还折损了吴兰等将领。下辨之战的失利,让刘备包抄阳平关的策略失败,可刘备并不甘心,又试图从侧翼打开局面,这一次刘备再度遭到当头一棒。《三国志》记载: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,晃别征破之,贼自投山谷,多死者。
至此刘备军团的北线进攻全部失败,曹军的形势一片大好。此时曹魏的布置是夏侯渊驻守阳平关,张郃北上驻扎广石,形成了一个犄角之势。可是他犯下了一个最大的错误,那就是忽视了定军山的防守。如果曹休在这里的话,或许能看出夏侯渊布置的漏洞,可惜历史没有如果。
反客为主
汉中紧挨着蜀地,可刘备的战线拉得也很长,他们需要从成都经过长长的金牛道。才可以把物资运输到前线,相比之下,夏侯渊的战线距离相差不大,可他们能利用水路运输。因此夏侯渊只需要正面挡住刘备,就是不出战也一样能耗死刘备。可是夏侯渊要守阳平关,居然没有重点防守定军山,这无疑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,这位平定关陇的名将,看起来确实不太适合守城。
定军山处在阳平关南部,一旦定军山失守,不仅阳平关南面门户大开,整个曹魏的汉水运输线也全部暴露在刘备军队面前。刘备此举堪称是奇招,前面还在和曹军北线僵持,反手就是一个声东击西,翻越米仓山顺利夺取了定军山。定军山地势险要,十二连峰环环相护,夏侯渊没在这里设防,实在是太愚蠢。
其实我们从汉中之战前后,能看出来夏侯渊这个人缺乏战略眼光,无论是下辨还是定军山,夏侯渊都是被动应对的一方,之前曹军在阳平关南北两翼的兵力严重不足,这才给了刘备频繁迂回的机会,每次都是打完了夏侯渊才被动做出调整。这点确实不应该,更可惜的是,他身边没有人能像曹休一样,再度识破刘备的迂回战略,可陈式被打败之后,夏侯渊就应该意识到刘备会重点打迂回作战,定军山不部署军队,刘备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好机会。轻敌冒进,葬送全局
定军山的丢失,让夏侯渊彻底怕了,他第一意识到阳平关已经非常危险。刘备的军队随时可以截断他的粮道,也可以配合正面的部队夹击阳平关。此时夏侯渊已经失去先机,两边的形势也逆转过来,那么他最好的处理方式,就是尽快向曹操求援。
其实他也有更好的处理方式,那就是正面出击,攻打刘备在阳平关正面的大营。刘备的主力移动到定军山,正面大营兵力没那么多,而刘备的粮道同样需要从金牛道走大营再到定军山,拿下正面的蜀军大营,刘备就会面临着被合围全歼的局面,如果夏侯渊与北翼的张郃进兵猛攻,蜀军大营真不见得能坚持多久。可遗憾的是,这两件事夏侯渊都没有做,刘备拿下定军山后,史书记载:"渊将兵来争其地。"
他做出了最为糟糕的决定,亲自撤出阳平关的军队去打定军山。刘备不仅有地利,而且曹军是仓促奔袭过来,根本没那么多时间休整。如果说就犯了这一个错误,他能围住定军山也可以,偏偏夏侯渊不知道为什么,搞起个人英雄主义,前面的错误可以说他的能力不足,可这个错误就直接能归结为他主动作死。《三国志》记载:渊使张郃护东围,自将轻兵护南围。备挑郃战,郃军不利。渊分所将兵半助郃,为备所袭,渊遂战死。
陈寿已经非常给他面子了,《太平御览》直接就指出他亲自带四百人去救火。这样的事情在古代真的很罕见,身为一方战区的长官去做这样的事情,结果夏侯渊被杀,至此汉中战局彻底被扭转。为什么夏侯渊之死会决定了汉中归属呢?其实他死后,刘备依旧没有立即拿下汉中,曹操进军与刘备对峙,最终曹操也能全身而退。
可问题的关键是,夏侯渊突然被杀,让曹军错过了最佳战机,汉中主力军由于主帅的死亡,在山下全面溃败,幸好有郭淮设疑兵计,才没让大军跟着被包饺子。可汉中军失败是无法避免的,刘备也顺利在定军山立足。汉中驻军已经无法给刘备的战线造成什么压力,刘备的军队也趁机抢占了各处险要。即便曹操随后赶来,刘备也非常有信心,因为他没有与曹操正面决战,只要靠着险要的山地,曹操就拿他没有什么办法。
如果夏侯渊没死,曹操不会仓促进入汉中。实际上曹魏的局势不容乐观,当时宛城等地爆发叛乱。北面曹彰又忙着对抗乌桓等外族入侵,许昌内部也有一股势力希望推翻曹操的统治,他本想着夏侯渊能撑住,自己把后面的事情处理好了,可没想到夏侯渊居然把自己给搭进去了,汉中战局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,他不得不提前进入汉中,可后面的事情根本没处理完,形势迫使曹操不得不撤。
夏侯渊的行军风格有些独特,他在平定关陇等地的过程中,非常喜欢奔袭打法,这样的风格或许是导致他冒进的主因。像他这种冒进的主帅也有不少,可作为一方战区的主帅,在大战中突然死亡影响太大了,之前夏侯渊不是这样的角色,他那种打法没有什么问题,可身份变了,他依旧没有调整打法,这才导致汉中全局崩溃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28042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